作为冬季运动的代表项目之一,单板滑雪以滑行时的速度感、腾空时的漂浮感而深受人们喜爱,是一种让人容易上瘾的运动。
不过,要想安全地享受滑雪的乐趣,完善的防护装备是必不可少的。
尤其是“头部”的保护尤为重要,因此我们强烈建议在滑雪时佩戴专用滑雪头盔。
在提升滑雪技术的过程中,你难免会尝试一些超出自己熟练度的动作或新技巧。若此时发生意外摔倒,有头盔的保护便能让人安心许多。
这篇文章中,我们几位现役滑雪教练将为大家详细讲解滑雪时佩戴头盔的重要性、佩戴的好处,以及挑选滑雪头盔时需要注意的关键点。
头盔真的有必要吗?
相信很多滑雪爱好者都曾想过:“滑雪时真的需要戴头盔吗?”
确实,在日本,似乎存在一种“戴头盔不够帅”的潜意识,许多人为了外观选择不戴头盔。
但事实究竟如何?头盔真的是可有可无的吗?
国外的头盔佩戴率超过90%
滑雪时是否佩戴头盔,本质上取决于个人喜好。很多人确实觉得不戴头盔更有时尚感。
不过在加拿大、纽西兰等滑雪盛行的国家,包括滑雪者在内,头盔的佩戴率几乎接近100%。
而且越是高水平的滑雪者,越重视头盔的使用。
这是因为,早期滑雪运动中发生了多起严重的死亡事故或头部重伤事件,因此各国逐渐普及了头盔文化。
在海外的滑雪场,中高级滑雪者的滑行速度非常快——
即使是普通人也能达到时速60公里,高手甚至能接近时速100公里。
在这种高速下滑时,一旦摔倒,头部受到的冲击极大,因此他们几乎都会佩戴头盔。
反观现在的日本,头盔的普及率依然偏低。
但若从安全角度出发,佩戴头盔无疑是更安心的选择。
如果是你的孩子要滑雪呢?
如果你仍然觉得头盔的必要性不明显,不妨换个角度思考:
假如有一天,你的孩子想学滑雪,你会让他戴头盔吗?
你会选择让孩子戴上头盔来保护安全?
还是会因为“看起来不酷”而拒绝?
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让孩子戴上头盔。
许多中级以上的滑雪者可能会想:“我已经不会摔得那么厉害了,不需要头盔。”
但即便技术再高,也难保不会被初学者撞到或因他人失误而摔倒。
此外,当你开始挑战更高难度的项目,如“想练习跳台(kicker)”、“想尝试高速刻滑(carving)”等,有头盔保护会让你更有信心去尝试,减少心理负担。
特别推荐佩戴头盔的人群
当然,滑雪时并没有强制规定“必须戴头盔”,是否佩戴完全是个人自由。
但从安全角度考虑,以下这些人群强烈建议佩戴头盔,能让你更安心地享受滑雪的乐趣。
滑雪初学者
对于尚未熟练完成转弯动作的初学者,强烈建议佩戴头盔。
因为在学习转弯的过程中,**几乎100%的初学者都会经历“逆刃摔倒”**的情况,这时头部极容易受到撞击。
当然,如果你已经完全掌握了安全摔倒的技巧,那风险会降低许多。
但初学阶段通常对摔倒方式还不熟练,因此佩戴头盔能避免许多“痛到不想再练”的经历。
儿童滑雪者
孩子进行滑雪时,也务必佩戴头盔。
与成人不同,孩子通常靠感觉而非理性判断来滑雪。
即使告诉他们“摔倒时要这样注意”,他们往往也无法立即做到。
孩子往往是通过“不断摔倒、不断尝试”来学习的。
在这个过程中,难免会有头部碰撞的风险。
提前戴好头盔,能避免受伤的可能,也让家长更安心。
喜欢高速刻滑的人
许多中高级滑雪者都会尝试**carving(刻滑)**技术。
对于想在陡坡上高速滑行的人来说,佩戴头盔更为必要。
刻滑时速度极快,若突然失衡或被他人干扰摔倒,后果可能相当严重。
有头盔的保护,不仅能减少风险,也能让你更大胆地挑战极限。
想在雪地公园跳台(kicker)的人
对于想挑战“Park(雪地公园)风格”的滑雪者来说,头盔几乎是必备装备。
尤其是练习跳台(kicker)时,即使是奥运级的顶尖选手,也都一律佩戴头盔。
因为无论多有经验,着陆失败时头部受伤的风险始终存在。
进行野雪(Backcountry)滑行的人
“Backcountry(野雪)”指的是在滑雪场管理区域外的自然雪地滑行。
在这类环境中,树木、岩石甚至悬崖随处可见,危险程度远高于普通雪道。
而且,野雪多为深厚的粉雪,容易导致滑板失控。
一旦失控撞上树木或岩石,后果可能非常严重,甚至会昏迷。
因此,为了保护生命安全,在野雪环境中滑行时务必要佩戴头盔。
滑雪头盔的挑选要点
头盔是安全滑雪必备的装备,但为了获得更舒适的使用体验,在挑选时需要注意几个关键点。
是否符合安全标准
挑选滑雪头盔时,务必确认是否符合安全标准。
目前在日本,并没有针对滑雪头盔的官方安全认证标准,但在国际上,主要有美国ASTM标准和欧洲CE标准两种。
只要头盔符合其中任意一种标准,就可以放心使用。
反之,如果头盔没有这些安全认证,可能存在安全隐患,应尽量避免购买。
是否贴合头型
为了佩戴更安全的头盔,是否贴合头型也需要事先确认。
试戴时,注意是否有压迫感或过松晃动的情况,最好亲自试戴后再决定。
如果必须在网上购买或试戴不便,请先测量头围再选购。尤其是海外品牌头盔,多数是按国外尺寸设计,所以务必提前确认尺寸。
测量方法:将卷尺平行放在耳朵上方,沿头部周长测量。
若想在头盔内再戴帽子,或头发较厚的人,建议选择稍大一些的尺寸,并尽量带上帽子试戴,以确保合适。
现在市面上也有针对亚洲人头型设计的Asian Fit或针对日本人头型的Japan Fit,有兴趣的人可以关注。
是否有尺寸调节功能
想要更贴合头型的人,建议选择带尺寸调节功能的头盔。
头盔一般分为S、M、L号,但仅靠这三种可能无法完全贴合头型。
若带有旋钮调节功能,可精准调节头盔尺寸,即使头盔内戴帽子厚度变化,也能轻松调整。
轻量化还是坚固性优先
滑雪头盔大致有In-Mold一体成型和Hard Shell硬壳两种结构。
In-Mold一体成型:外壳与缓冲层一体成型,重量轻,适合喜欢跳跃和特技的高级滑雪者,但耐久性略低,容易出现凹陷。
Hard Shell硬壳:外壳与缓冲层分离,更坚固安全,多用于竞速头盔,但重量较大,对女性或不习惯佩戴的人需注意。
通风孔(Ventilation)
通风孔能有效排出头盔内的热气,让滑雪时保持舒适。
春季或气温较高时尤其实用。
若担心头盔内部闷热或卫生,可选择耳罩/内衬可拆洗型,方便定期清洁。
其他功能
现代头盔功能丰富,可根据需求挑选。
带遮阳檐:不仅美观,还能防止雪落到护目镜上雾化。
带面罩或护目镜挡板:适合不喜欢戴护目镜的孩子或日常佩戴眼镜的人。
选购带功能的头盔时,也要注意重量增加及镜片兼容性。
滑雪头盔推荐品牌
SMITH
以高品质护目镜闻名的SMITH,头盔采用轻量的In-Mold结构,同时通过美欧安全认证,重量在同类产品中顶尖。
对于觉得佩戴头盔太重的人非常适合,同时耐久性也很高,深受斜坡、半管滑手喜爱。
头盔还配备通风孔,避免闷热。
ANON
ANON头盔兼具耐用性与贴合感,后方带伸缩调节器,可自动贴合头型,非常方便。
性价比高,适合初次尝试购买头盔的人。
Oakley
Oakley头盔广受奥运选手及顶尖滑手使用,配备MIPS多方向冲击防护功能,保护头部免受各种冲击。
抗菌内衬与旋钮调节系统带来舒适贴合感,同时与Oakley护目镜完美匹配。
功能高但价格适中。
Sandbox
Sandbox是带遮阳檐头盔的开创品牌,兼顾时尚与安全,色彩丰富,尤其受重视外观的滑手喜爱。
Bern
Bern创立于2004年美国波士顿,带遮阳檐滑雪头盔受欢迎,兼具时尚感,适合街式滑手(公园、Gratry)。
Japan Fit版本贴合亚洲人头型,舒适性高,价格亲民。
总结
本文介绍了滑雪时佩戴头盔的必要性、佩戴优势及挑选要点。
对头盔不熟悉的人可能会觉得“没必要”或“我不会摔得那么严重”,但为了安全,头盔是必备装备。
市面上设计多样,可与护目镜、滑雪服搭配,找到适合自己的头盔也是滑雪乐趣之一。
我们Samurai Snow Concierge是一所位于北海道留寿都的私人滑雪&单板滑雪教学校,
不仅提供头盔相关建议,还可提供装备选择、滑雪技巧指导及课程咨询。
如果滑雪或单板滑雪有任何疑问,欢迎随时向我们现役A级教练咨询。
コメント